服务项目




联系我们
手机:13861246686
QQ:526964326
微信号:czxl526
公众号微信号:czxl525
网址:http://www.czczxl.com
地址:常州市武进湖塘茂业商立方814室
心理知识

口唇期人格

发布日期:2012/11/28    阅读:2804 次

    口唇期(出生到18个月):婴儿欲望的满足,主要是通过口唇的吮吸、咀嚼和吞咽等活动。婴儿即使不饿,也喜欢含着奶不放,喜欢吸自己的手指也是常见的婴儿行为,所以婴儿的快感多来自口唇的活动。

  如果人格发展停滞在这一阶段,就形成口唇性格,这种人往往贪吃、抽烟、酗酒,过于依赖,总希望被照顾(被喂养),以自己的需要为中心(自恋),强求别人,缺乏耐心,贪婪,多疑,悲观。

  刚出生的孩子是“自我中心”的,或者准确地说,他们并不能区分自己和外部世界,加之成长完全依赖父母,并能得到尤其是母亲良好的照顾和关爱,存在着自己即世界、自己即上帝的错觉和假象,故而“吃”的手段除了满足自己对食物的需要外,还表达着“将被吃的事物与自身融于一体,真正使自己获得其滋养”的愿望。这种假象的破灭始于婴孩与母亲的分离——当他们发觉母亲的行动,尤其是母乳的供给不能由自己完全控制时,他们会本能地以哭闹、咬母亲的乳头等方式发泄自己的焦虑和愤怒,然而这并不能阻止断乳和母亲陪伴程度的减少,于是他们将体会到生命中的第一次“哀伤”,即“母亲与我是不同的,她不受我的控制”,并借此完成对人我的区分,并开始形成“自我”的概念与意识。

  关爱使人开始成长。来自父母和外部世界的关爱使婴儿感觉到自己被期待、被需要,“基本焦虑”得到缓解。缺乏足够的关爱,婴儿就会感到自己是多余的、不受欢迎的,内心将充满焦虑与恐惧。基本焦虑得不到满足,导致婴孩产生所谓的“口欲期固结”,即不断地在未来的发展中,寻求对这一时期严重缺乏的关爱的直接或替代性满足,这种替代性满足大量地体现在吃喝无度上。含义当然很简单:储备脂肪、渡过饥荒,这是人类遗传下来的动物本能,没有“母乳”的支持,一个“婴儿”只有自身具备了足够的能量,才可以应付环境的险恶。

  口欲期人格的成因当然不止于此。顺利度过口欲期,人的第二个发展阶段是肛欲期,即“自主对羞怯”、“前运算阶段”和“幼儿期”。这一时期的孩子,能够区分人我,将要学会区分物我。外部世界变得更加复杂,进入他们生活的人会更多。父母不再无条件地给予和关爱,取而代之的是纪律、遵守和由此产生的控制感。孩子最先要学会控制的是自己的排泄,从成人为自己换尿布到能够自己控制、完成排泄,体会到自己可以控制、影响自己的行为,也就为学习、遵守外部世界的规则奠定了基础。

  这个时期的孩子多半会进入幼儿园,同时要学着自己吃饭、游戏和作简单的活动。他们既需要一种规范,又需要对这种规范的严格践行,包括教导者的身体力行。他们不能如成人世界那样“可逆地、情景性地”对规则进行解读,一旦他们认为规则是权威的,就必须严格执行,否则说明规则本身可有可无。在这种对规则的执行和遵守中,他们获得类似控制自己排泄的肯定感和安全感,这使得他们逐渐独立,并向更高的发展阶段顺利过渡。

       如果父母和幼儿园老师在这一时期并不遵循固定的、有序的规则,而是或溺爱放纵,或严格约束,任意进行且凭个人喜怒为多,身体力行更远远不够。在这种忽左忽右、没有特定规则的成长环境中,孩子很容易感到无所适从,即他所做的一切,仅仅是对权威的服从甚至取悦,这会剥夺成长必须的独立感和安全感,使他们被迫再次依赖(父母),从而被打回口欲期并形成同样的固结。

  无论是哪种原因的口欲期固结,表现形式都基本类似。由于得不到足够的爱,口欲期固结的孩子长大之后难能有爱别人的能力。为了近乎掠夺性地取得储备,他们对待他人的基本方式是敌对、抗拒,而这种敌对,由于他们内心未能完成的成长过程,不是以成熟个体的方式体现出来,而是“咬”(如口出恶言)和“哭”(如自怨自艾),还包括一些不那么光明正大的手段。出于生物本能,他们也会打架,但做不到打完就了结,而是“打一架结一辈子仇”;他们也会有性和婚姻,但性冷感和性无能的比例会很大,婚姻也就难以幸福。试想,婴儿怎么可能有真正的性欲,又怎么可能不把婚姻、爱情与对父母的依赖混为一谈?

      尊重无法改变的,改变可以改变的。面对这并不让我们满意的现实,想要“一下子解决所有的问题”是不切实际的。渴望摆脱或正在摆脱口欲期人格的人该如何做呢?

  在具体实行的层面上,其一要逐步改掉自己贪吃的毛病。行为主义者认为,人的心理对应着行为,如果能把行为加以改变,那么对应的心理特质就会变化,例如著名的系统脱敏疗法。口欲期人格最大的特点就是注意力集中于“吃”,而广义的“吃”又以对吃喝的喜好为基础,甚至对烟、酒等的过份依赖也是吃喝的一种扩展。婴儿要长大,就必须学会离开妈妈的乳头,学会用嘴之外的身体触碰世界;我们也必须让自己变得不那么馋,变“活着为吃饭”为“吃饭为活着”。

  其二是学会守规矩,比如守时,守序,守法。

  其三是逐步让自己独立,包括独立思考、独立做决定和独立承担责任。